
濟南冠群坊食品有限公司
聯系人:張經理
手機:0531-59820718
手機:0531-59820717
電話:0531-59820719
Email:jngqfsp@163.com
地址:山東省濟南市天橋區無影山中路153號香港國際9號樓二單元808室
行業新聞
當前位置:{dede:field name='position'/}中國“吃”文化離不開食用油
中國“吃”文化離不開食用油
對于中國人,你說中國什么不好,都有人會中肯接受,但是你要說中國人不會吃,呵呵,等著被砸菜譜吧,中國隨隨便便某一菜系的食譜,就是一部承載了千百年的文化積淀的史詩巨作。中國人能將茄子燒出魚肉的味道,外國則是將土豆條炸一炸,沾上番茄醬,就冠以美味的西方飲食,銷往。如此的快餐飲食作風,實在不敢恭維。
中國的“吃”文化如此博大精深,離不開各種調味料的幫助,正如網友戲謔, “老干媽”是中國的女神嗎?酸甜苦辣咸香澀,就是因為有了油鹽醬醋茶,而食用油又是其中不可或缺的調味料。在外國人看來,食用油是用來快速加熱食品的;但在中國人的眼中,食用油的調味作用可是遠遠大于它的加熱作用。比如說,一盤不需要加熱的涼拌菜,臨末了,要澆上幾滴香油,增加味感。
食用油是中國飲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。做正宗的油淋茄子時,會先燒上小半鍋的油,然后倒入茄子用油炸一小會,瀝干后再澆上油炸過的蔥姜蒜瓣,又酥又脆,老遠聞到就是一陣撲鼻的香味襲來。還有其他一些風味小吃,像油潑面、羊肉泡饃、涼皮等都要用到食用油。作為食用油中的佼佼者,大豆油散發的大豆清香適合煲湯了。大豆油含磷脂較多,用魚肉或肉骨頭熬湯時,加入適量豆油可熬出濃厚的白湯,非常誘人。比如說自宋朝就開始使用的大豆油,在幾千年的食用過程中,為很多小吃的發明做出了卓越的貢獻。
但是,隨著食用油變成了工業化流水線的產物,不同原料的食用油除了標簽上的差別,色香味根本看不出來有啥區別,精煉級別越高的食用油,越沒有味道,在食用安全和食用油的調味上,似乎無法統一。據調查,消費者對食用油的“安全”、“口味”上的需求指數都排列在前面,如何滿足消費者在這兩方面的共同需求呢?黑龍江林加林油脂有限公司重拾壓榨工藝,生產出來的林加林非轉基因大豆油,正是基于這一需求而生,既保證了大豆油百分之百的純度,又大程度的保留了大豆的清香味。像打造一件藝術品一樣,林加林在精細的打造一瓶大豆油,這樣打造出來的大豆油才能更好的將飲食文化傳承下去。